
復雜的亞洲移民背景 23 and me和微基因哪個參考性更大?
男朋友是在法國的亞洲移民后代(27歲),他所知道的遷徙路程始于太祖父祖母,說是為躲避饑荒逃離中國,祖源地潮汕,生下他祖母后遷至泰國。他祖母成年后返回中國遇到他爺爺,應是有部分柬埔寨血統的華人,后來又幾經輾轉在柬埔寨生下三個兒子包括他父親,最后戰亂為了討生活“移民”至法國。
我男友母親那邊據說是泰國的,他從小家里也是說泰語/法語。老一輩們之間,像父親和他大伯及祖母會說潮汕話,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時通常是說泰語,方便長輩溝通和理解。整個家族,由于他祖父早逝我不清楚,溝通下來只有他祖母會流利的國語(帶兩廣口音)。
男友從小一直定義自己為中泰血統的結合,五官特點也比較像泰國人,膚色倒是中等偏淺,他家如今沿用的姓氏拼寫為An(后得知是到法國后改的姓),因此我確實也以為他的華人血統和泰國血統貢獻了主要占比。
我們生活在海外,用23 and me做下來的基因報告并不太符合預期,轉到微基因后,更是出現了日本人的血統,且兩份報告中關于泰國的基因指向都非常少。
說得有點多,麻煩大家看一看,他究竟該如何定義自己的血統?
我男友母親那邊據說是泰國的,他從小家里也是說泰語/法語。老一輩們之間,像父親和他大伯及祖母會說潮汕話,一大家子聚在一起時通常是說泰語,方便長輩溝通和理解。整個家族,由于他祖父早逝我不清楚,溝通下來只有他祖母會流利的國語(帶兩廣口音)。
男友從小一直定義自己為中泰血統的結合,五官特點也比較像泰國人,膚色倒是中等偏淺,他家如今沿用的姓氏拼寫為An(后得知是到法國后改的姓),因此我確實也以為他的華人血統和泰國血統貢獻了主要占比。
我們生活在海外,用23 and me做下來的基因報告并不太符合預期,轉到微基因后,更是出現了日本人的血統,且兩份報告中關于泰國的基因指向都非常少。
說得有點多,麻煩大家看一看,他究竟該如何定義自己的血統?
13 個回復
我是沖著祖源分析才買的…
贊同來自:
我的23&me的結果倒是88%華人,7%越南人,1%傣族,剩下的就是華人和東南亞共祖的部分。
所以wegene和23&me有區別,wegene給我測出來印度和日本,23&me就沒有。
贊同來自:
又大概1000年多前,另外一批遠親從廣西到云南然后陸續去泰國創業,參與建立了泰國這個國家。
祖先們從廣西這個點出發輻射東南亞,所以我等后輩都有不少標記為東南亞基因片段,就是共祖那部分基因。留著國內的親戚,后來成為漢族 壯族 傣族等等 。他們不是后來去東南亞的華僑,是更早之前的人類遷移,當然也可以說,中南半島的族群有不少是起源于華南的。
樓主這種情況,應該是被稀釋了,泰國人那部分本來和南方中國人就很相似,電腦都分不清的部分,所以顯示出來的只有東南亞共祖那部分。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大概查了一下,Thais的基因位點?和其他Asian 應該還是分得開的(隨便找了個例子)
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東南亞,包括中國南方人基因相似性大,在混血后更難區分也說不定
?
其實無關怎么確定自己的血統,反正在歐洲人眼里都長得差不多
退一步講的話文化上相信自己是哪里的就算哪里的人好了
完全沒必要糾結這種事情
?
?
?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如果是23&me的數據的話,可以傳到ged match匹配一下看看
ged match 也有以上幾個計算器 比如 E11
從我的感覺來看,23&me對asian大的劃分還是沒問題的
23%的viet 血統 應該是比較可信的
?
?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honkit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