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本網站需要啟用 JavaScript, 請啟用后刷新頁面獲得更好的體驗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illiam0509
贊同來自: lingsan
贊同來自: 清夜
贊同來自: 費力科思 、鳥飛魚翔 、泱泱大國 、葉俊懿 、微莊主 、黎曉藍 、being99更多 ?
贊同來自: zthhsahh
贊同來自: wang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
banana97
Wegene加油!
父系單倍群O
701 個討論
38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基因旅途
Y染色體對周朝姬姓的初探
2012-02-20 23:29閱讀:4,883
摘要:作者的原創科學發現. 本文對20個周朝姬姓延生姓氏的Y染色體DNA(單倍群)進行分析,初步判斷了周朝姬氏(周文王姬發一族)的DNA單倍群。數據來源: 匯澤基因的“客家基因族譜”數據庫,共44樣本,在文中公布。
作者:孫朝輝(匯澤基因) 董澄 劉曉明(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
背景
2011年12月復旦大學的現代人類學中心發表了“Y染色體揭秘曹操身世之謎”。該研究通過分析全國79個曹姓家族(其中15個宣稱是曹操后代,5個宣稱是曹參后代而非曹操后代),認定曹操的Y染色體單倍型應是O2-M268(可能性92.71%),而曹參的單倍型應是O3-002611(可能性接近100%)(1)。這個成果很好地展示了,遺傳學分析與傳統家譜和歷史結合可以幫助我們揭開歷史之謎并了解我們自己。通過現今家族的DNA分析,結合家譜記載,來推測古人的DNA類型,也證明是可行的。
周是中國歷史記載中第3個朝代,周王的姓氏是姬姓,根據記載,中國的很多姓氏都源于姬姓(姬傳東《姬姓史話》記錄姬直接間接衍生姓2400多。)。先周是中原西部黃土高原的一個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是帝嚳(黃帝曾孫)。周原是殷商的屬國。商朝末年,紂王暴虐,周文王姬昌勵精圖治,國力強盛。其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立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地朝代 - 周。周武王得天下之后,將姬姓宗族和功臣分封諸侯,這些諸侯的后人往往以諸侯國名為姓。這些姓氏構成了很多今天中國姓氏的源頭。
根據古代史料以及姓氏家族的家譜記載, 有一批常見的中國人姓氏是由姬姓衍生的(根據史料記載,雖然可能有別的來源,但主要是出于姬姓):
王 楊 周 吳 何 郭 鄭 韓 馮 蔣 蔡 魏 閻 康 毛 邵 孟 萬 賴 文 畢 管 霍 衛 單 甘 尹 臧 盛 季 寧 芮 邢 滑 應 翁 凌 詹 滕 曲 魯 成 ……
通過統計分析一批姬姓衍生姓氏的Y染色體D NA,我們有可能對周朝姬姓的Y染色體單倍群類型進行初步的探索。
匯澤基因和福建省寧化縣客家研究會聯合舉辦的“客家人基因族譜”(2),自2010年以來收集了110多個常見的漢族姓氏的Y-DNA樣本。該項目一方面幫助海內外的客家人尋根問祖和理清家族的分支,同時也為眾多的姓氏家族溯源提供豐富的數據。匯澤基因目前收集的姓氏中,至少有這些姓氏是姬姓衍生的:
韓 馮 魏 康 毛 萬 賴 管 單 寧 翁 凌 詹 曲 王 楊 周吳 何 郭 鄭
王姓由于太大,來源太復雜,我們從分析中扣除。這里我們對以上這20個姓氏、共44個樣本的Y-DNA做了分析,統計了單倍群的頻率,并與匯澤基因數據庫中漢族客家人總體頻率,以及最近復旦大學報告的漢族總體的頻率 (3)做了比較。
方法與結果
匯澤基因檢測的是Y染色體的20個核心STR位點,包括
DYS19,DYS385a,DYS385b,DYS388,DYS389I,DYS389II,DYS390,DYS391,DYS392,DYS393,DYS426,DYS437,DYS438,DYS439,DYS447,DYS448,DYS460,H4TAGA,YCAIIa,YCAIIb。
檢測得到的Y-STR采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判斷Y單倍群。一是與由已知數據(STR和單倍群已知)構建的進化樹上的樣本進行STR匹配,根據匹配樣本的單倍群判斷未知樣本的單倍群。二是根據不同的單倍群在每個STR位點等位基因的類型的頻率,建立貝葉斯模型,然后用20個YSTR來計算各單倍群的可能姓 (4)。這兩個方法可以相互補充、相互驗證。
我們的方法與國際“基因地理計劃”(5) 在全球征集樣本的基本測試類似 (genographics web)。他們檢測12各核心YSTR位點(包括在匯澤基因的20各位點中),并通過匹配的方法,判斷樣本的單倍群。
我們比較了3組樣本的單倍群頻率分布。 第一組是 姬姓起源組,包括20個家譜記載來自姬姓的姓氏,45個樣本,含38個家族分支,來源是福建省寧化縣的漢族。 第二組是福建省寧化縣的漢族樣本,共108個姓氏,279個家族分支。在這些樣本中,很多姓氏往往有YSTR差別很大的分
贊同來自:
后面沒了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illiam0509
贊同來自: lingsan
贊同來自: 清夜
我們村的記載
據小寨子張氏族譜載:張氏祖居小云南烏撒衛十字街大槐樹底下,明初以武功得高位,調駐浮山所任軍職,守海隅。洪武二十一年,從浮山所調守城陽,隨軍家屬駐城陽東1公里處,逐漸繁衍成村,取名“百戶寨”。后人認為“百戶”有發展受限之意,于清順治年間改為現名“小寨子”。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illiam0509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O2a2b1a1a6b群,同型的“親人”進來討論吧~
?
還有主頁:http://sofreetech.com/question/1271
贊同來自: 費力科思 、鳥飛魚翔 、泱泱大國 、葉俊懿 、微莊主 、黎曉藍 、being99更多 ?
贊同來自:
?有我們的QQ群嗎?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廣東汕頭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illiam0509
贊同來自: zthhsahh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william0509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
贊同來自: wang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