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的F2分析
C3:3/64=4.7%
D1:6/64=9.4%
F2:26/64=40.6%
N:3/64=4.7%
O2:16/64=25%
O1a:3/64=4.7%
O3*:1/64=1.5%
O3a3b:1/64=1.5%
O3a3c*:1/64=1.5%
O3a3c1:4/64=6.2%
(以上數據來自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
F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類型, 黃種的O、N和白種的R的上游原始類型是K,而K的上游原始類型才是F。F主要集中在南亞和新幾內亞群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比較常見。而在中國四川涼山的彝族中F2高達40.6%(26/64),云南的拉祜族中F2所占比例也較高。涼山彝族中O2達到25%(16/64),F2和O2構成涼山彝族的主要來源。F在中國的其它民族中極其罕見。由此可以判斷四川涼山的彝族可能是古代印巴地區古老人種進入中國西南后和當地土著部落融合的后代,后來又滲入了部分漢族血統和東亞原始的矮黑人的血統,這個在父系Y染色體的檢測中也有發現。四川涼山的彝族其父系來源和中國云南、貴州地區的彝族大不相同
D1:6/64=9.4%
F2:26/64=40.6%
N:3/64=4.7%
O2:16/64=25%
O1a:3/64=4.7%
O3*:1/64=1.5%
O3a3b:1/64=1.5%
O3a3c*:1/64=1.5%
O3a3c1:4/64=6.2%
(以上數據來自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
F是一個非常原始的類型, 黃種的O、N和白種的R的上游原始類型是K,而K的上游原始類型才是F。F主要集中在南亞和新幾內亞群島,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比較常見。而在中國四川涼山的彝族中F2高達40.6%(26/64),云南的拉祜族中F2所占比例也較高。涼山彝族中O2達到25%(16/64),F2和O2構成涼山彝族的主要來源。F在中國的其它民族中極其罕見。由此可以判斷四川涼山的彝族可能是古代印巴地區古老人種進入中國西南后和當地土著部落融合的后代,后來又滲入了部分漢族血統和東亞原始的矮黑人的血統,這個在父系Y染色體的檢測中也有發現。四川涼山的彝族其父系來源和中國云南、貴州地區的彝族大不相同
7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耶合宗金璞 、張瀚元 、WeGene_67DFEE0B
贊同來自: 張瀚元 、WeGene_5FA85DDB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