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 -目標(biāo)南太平洋
? ? ? ? ? ??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 -目標(biāo)南太平洋
?
? ? ? ? ? ??Yamol
? ? ? ? ? ??7/1/2019
?
本文源自 P. Skoglund, …, D. Reich,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peopling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 Nature. 538 (2016) 510–513. 以下簡稱Skoglund文。
?
??????????? 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是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該文化相關(guān)的人群出現(xiàn)在大約3000年前,分布于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及波利尼西亞群島的西部(圖1)。以新喀里多尼亞島西海岸的拉皮塔遺址而命名1。然而,拉皮塔文化相關(guān)人群與新幾內(nèi)亞的巴布亞人(?Papuan people of the New Guinea region)的關(guān)系仍未清楚。
?
? ? ? ? ? ??
? ? ? ? ? ??圖1. 拉皮塔女人的臉部復(fù)原雕塑2
?
? ? ? ? ? ??
? ? ? ? ? ? 圖2. 拉皮塔文化區(qū)域3
?
??????????? 新幾內(nèi)亞島(New Guinea),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于格陵蘭島。新幾內(nèi)亞島是馬來群島東部島嶼,位于澳大利亞以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南側(cè)。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4。從地圖來看,新幾內(nèi)亞島仿佛太平洋內(nèi)通往更南區(qū)域的橋梁(圖2)。巴布亞人(Papuans),太平洋西部新幾內(nèi)亞島及其附近島嶼上的土著民族。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巴布亞類型和美拉尼西亞類型5。
?
? ? ? ? ? ??
? ? ? ? ? ??圖3.新幾內(nèi)亞島6
?
??????????? Skoglund文中提到,作者獲得了4份拉皮塔文化的古人類DNA數(shù)據(jù),3份來自于瓦努阿圖(Vanuatu),距今約3100-2700年;1份來自湯加(Tonga),距今約2700-2300年。瓦努阿圖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Vanuatu),簡稱瓦努阿圖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由83個島嶼組成。瓦努阿圖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主要從事第一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活動,大都涉及農(nóng)業(yè),其農(nóng)作物可供應(yīng)約65%瓦努阿圖人的需要。另外,漁業(yè)和畜牧業(yè)也是瓦努阿圖的主要經(jīng)濟活動之一。旅游業(yè)在瓦努阿圖也很重要,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中國同瓦努阿圖1982年3月26日建交7,8。湯加王國(The Kingdom of Tonga),簡稱湯加,屬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cè),是由173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大部分為珊瑚島9。
?
? ? ? ? ? ??
? ? ? ? ? ??
? ? ? ? ? ??圖4. 瓦努阿圖與湯加10,11
?
??????????? 如今的南太平洋地區(qū)的土著人(indigenous people)擁有巴布亞人和東亞人的血統(tǒng)。大多數(shù)分析都認為,最早到達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包括波利尼西亞(Polynesia))的人類是在新幾內(nèi)亞附近發(fā)生人群混合后,才進一步擴展到遙遠的大洋洲,而證據(jù)是今天該地區(qū)的人都至少有25%的巴布亞人血統(tǒng)。換句話說,新幾內(nèi)亞是作為前往遠大洋洲的跳板(新幾內(nèi)亞是地名,巴布亞是人群名)。但是,Skoglund 與同事將拉皮塔古人數(shù)據(jù)與現(xiàn)代的東亞和大洋洲人進行比較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4個古人幾乎沒有巴布亞人的血統(tǒng),遺傳成分同目前臺灣地區(qū)南島語系始祖群體阿美族(Ami)、泰雅族(Atayal)極其相似。表明晚期的前往南太平洋的擁有巴布亞人的血統(tǒng)的人群遷徙活動,是在第一次人群遷移之后發(fā)生的事情。通俗來說,Skoglund發(fā)現(xiàn)的這些古人,可能是第一批前往南太平洋的人,沒有同巴布亞人相遇發(fā)生混血,跟巴布亞人沒關(guān)系。顛覆了以往對南太平洋人的看法,足以證明該文章的獨特性。
??????????? 以上就是論文的摘要部分,介紹了文章的主要結(jié)論。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繼續(xù)看論文到底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 當(dāng)今太平洋島嶼上的人來自于2個不同的祖先群體的混合,第一個是40000年前到達了東南亞島嶼的人群,構(gòu)成了本土澳大利亞人、巴布亞人和其他太平洋島嶼上的人的成分。第二個是與大陸上東亞人有關(guān),今天未能發(fā)現(xiàn)無混合狀態(tài)的人群。
??????????? 第一個到達遠大洋洲的人群與拉皮塔文化有關(guān),距今約3450-3250年和距今2700-2500年。他們依靠第一批可以長距離海上航行的船只,到達了遠大洋洲。而他們的后人在距今1000-700年前抵達了太平洋的東部和南部最偏遠的島嶼。如前文所述,Skoglund等人發(fā)現(xiàn)的古人的時期為晚期和后拉皮塔文化時期。基因檢測后發(fā)現(xiàn),4人均為女性,且單倍群為典型的“波利尼西亞人圖案(Polynesian motif)”- B4a1a1a。
??????????? 作者首先拿出了用來做比較的現(xiàn)代83個東亞與大洋洲人群數(shù)據(jù),如圖5(來自論文)
? ? ? ? ? ??
? ? ? ? ? ? 圖5. 用于比較的現(xiàn)代人群和拉皮塔古人地圖
?
??????????? 隨后做了PCA(主成分分析)來查看各人群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6(來自論文)。
? ? ? ? ? ??
? ? ? ? ? ??圖6. 將現(xiàn)代人群和拉皮塔古人一起做PCA圖
?
??????????? 可以發(fā)現(xiàn)拉皮塔古人獨自聚成一團,不同于東亞人(East Asia)和遠大洋洲人(Remote Oceania)。雖然拉皮塔古人位于遠大洋洲區(qū)域,但他們卻與臺灣的阿美族(Ami)、泰雅族(Atayal)和菲律賓的坎坎納族人(Kankanaey)相似,這些人也沒有巴布亞人祖源成分。計算出拉皮塔古人的巴布亞祖源成分不到17%,與現(xiàn)代的大洋洲人擁有至少25%完全不同。
??????????? 接下來,為了驗證古代的遠大洋洲人可能來自于現(xiàn)代人的非巴布亞人部分的祖先,作者進行了f4檢驗(?f4(Africa, Test; Australian, Polynesian)),比較Test和波利尼西亞人,誰與澳大利亞人更遠。結(jié)果表明拉皮塔古人與大洋洲人中的東亞祖源成分最為密切,如圖7(來自論文)。
? ? ? ? ? ??
? ? ? ? ? ??圖7. 古代拉皮塔人(右上角紅色圓形/正方形)是統(tǒng)計的最大值
?
??????????? 因此作者得出結(jié)論,在大洋洲人中廣泛存在的非巴布亞人祖源成分,與所分析的拉皮塔古人有關(guān)。這些祖先在幾乎沒有與巴布亞人混合的情況下,開拓了遠大洋洲的無人居住的地方,作者將他們稱之為“第一代遠大洋洲人”(First Remote Oceanians),并繪制了人群歷史模型,如圖8(來自論文)。圖中紅色線條展示了利用該論文發(fā)現(xiàn)的拉皮塔古人相關(guān)的歷史。相比東亞大陸,隨著地理位置的遠去,出現(xiàn)了傣族(Dai)、臺灣泰雅族、菲律賓坎坎納族人以及最后的拉皮塔古人。位于圖形最下面的湯加人,是兩條支線的混合(藍色虛線與紅色虛線)。
?? ? ? ? ? ??
? ? ? ? ? ??圖8. 人群歷史模型
?
??????????? 最終,作者為大家描繪了遠大洋洲人的歷史,如圖9(來自論文)。圖9b:第一撥前往近大洋洲的人群是大約40000年前,途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到達了澳大利亞和新幾內(nèi)亞。圖9c:第一撥前往遠大洋洲的人群是距今3000年,途徑臺灣、菲律賓,到達了瓦努阿圖和湯加,形成了早期的拉皮塔文化。圖9d:在新幾內(nèi)亞附近的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這兩撥人發(fā)生了混合。圖9e:混合后的人群包含了巴布亞人的祖源成分,隨后又將該祖源成分帶到了遠大洋洲。
? ? ? ? ? ??
? ? ? ? ? ??圖9. 人群遷移模型
???????????
??????????? 該文還有一些有趣的結(jié)論,比如現(xiàn)在的南太平洋人擁有的東亞祖源成分是更多的來自于女性祖先,而非男性祖先,猜測可能是當(dāng)時第一撥遠大洋洲人的社會結(jié)構(gòu)是男方居住在女方(入贅)。也可能是因為大量男性遷徙到遠大洋洲后與本地女性結(jié)合。其他更詳細的故事就需要你們自己參考原文啦~
?
??????????? 研究所將會推出:《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目標(biāo)南太平洋》,是《你和哪個古人相近?》的繼續(xù)。有興趣的可以參加~?
? ? ? ? ? ? 現(xiàn)已推出:《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 -目標(biāo)南太平洋!S02E01》拉皮塔文化的瓦努阿圖發(fā)現(xiàn)的古人(收費1元)http://sofreetech.com/crowdsourcing/details/783
? ? ? ? ? ? 第二集預(yù)計下周推出,拉皮塔文化的湯加發(fā)現(xiàn)的古人,免費~?
?
引用來源:
?
? ? ? ? ? ??Yamol
? ? ? ? ? ??7/1/2019
?
本文源自 P. Skoglund, …, D. Reich, Genomic insights into the peopling of the Southwest Pacific, Nature. 538 (2016) 510–513. 以下簡稱Skoglund文。
?
??????????? 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是大洋洲及太平洋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文化。該文化相關(guān)的人群出現(xiàn)在大約3000年前,分布于南太平洋的美拉尼西亞群島及波利尼西亞群島的西部(圖1)。以新喀里多尼亞島西海岸的拉皮塔遺址而命名1。然而,拉皮塔文化相關(guān)人群與新幾內(nèi)亞的巴布亞人(?Papuan people of the New Guinea region)的關(guān)系仍未清楚。
?
? ? ? ? ? ??
? ? ? ? ? ??圖1. 拉皮塔女人的臉部復(fù)原雕塑2
?
? ? ? ? ? ??
? ? ? ? ? ? 圖2. 拉皮塔文化區(qū)域3
?
??????????? 新幾內(nèi)亞島(New Guinea),又稱伊里安島,是太平洋第一大島嶼和世界第二大島,僅次于格陵蘭島。新幾內(nèi)亞島是馬來群島東部島嶼,位于澳大利亞以北、太平洋西部、赤道南側(cè)。西與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毗鄰,南隔阿拉弗拉海和珊瑚海與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相望 4。從地圖來看,新幾內(nèi)亞島仿佛太平洋內(nèi)通往更南區(qū)域的橋梁(圖2)。巴布亞人(Papuans),太平洋西部新幾內(nèi)亞島及其附近島嶼上的土著民族。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巴布亞類型和美拉尼西亞類型5。
?
? ? ? ? ? ??
? ? ? ? ? ??圖3.新幾內(nèi)亞島6
?
??????????? Skoglund文中提到,作者獲得了4份拉皮塔文化的古人類DNA數(shù)據(jù),3份來自于瓦努阿圖(Vanuatu),距今約3100-2700年;1份來自湯加(Tonga),距今約2700-2300年。瓦努阿圖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Vanuatu),簡稱瓦努阿圖 ,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屬美拉尼西亞群島,由83個島嶼組成。瓦努阿圖是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主要從事第一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活動,大都涉及農(nóng)業(yè),其農(nóng)作物可供應(yīng)約65%瓦努阿圖人的需要。另外,漁業(yè)和畜牧業(yè)也是瓦努阿圖的主要經(jīng)濟活動之一。旅游業(yè)在瓦努阿圖也很重要,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中國同瓦努阿圖1982年3月26日建交7,8。湯加王國(The Kingdom of Tonga),簡稱湯加,屬大洋洲,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cè),是由173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大部分為珊瑚島9。
?
? ? ? ? ? ??
? ? ? ? ? ??
? ? ? ? ? ??圖4. 瓦努阿圖與湯加10,11
?
??????????? 如今的南太平洋地區(qū)的土著人(indigenous people)擁有巴布亞人和東亞人的血統(tǒng)。大多數(shù)分析都認為,最早到達遠大洋洲(Remote Oceania)(包括波利尼西亞(Polynesia))的人類是在新幾內(nèi)亞附近發(fā)生人群混合后,才進一步擴展到遙遠的大洋洲,而證據(jù)是今天該地區(qū)的人都至少有25%的巴布亞人血統(tǒng)。換句話說,新幾內(nèi)亞是作為前往遠大洋洲的跳板(新幾內(nèi)亞是地名,巴布亞是人群名)。但是,Skoglund 與同事將拉皮塔古人數(shù)據(jù)與現(xiàn)代的東亞和大洋洲人進行比較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4個古人幾乎沒有巴布亞人的血統(tǒng),遺傳成分同目前臺灣地區(qū)南島語系始祖群體阿美族(Ami)、泰雅族(Atayal)極其相似。表明晚期的前往南太平洋的擁有巴布亞人的血統(tǒng)的人群遷徙活動,是在第一次人群遷移之后發(fā)生的事情。通俗來說,Skoglund發(fā)現(xiàn)的這些古人,可能是第一批前往南太平洋的人,沒有同巴布亞人相遇發(fā)生混血,跟巴布亞人沒關(guān)系。顛覆了以往對南太平洋人的看法,足以證明該文章的獨特性。
??????????? 以上就是論文的摘要部分,介紹了文章的主要結(jié)論。如果有興趣的話,我們繼續(xù)看論文到底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 當(dāng)今太平洋島嶼上的人來自于2個不同的祖先群體的混合,第一個是40000年前到達了東南亞島嶼的人群,構(gòu)成了本土澳大利亞人、巴布亞人和其他太平洋島嶼上的人的成分。第二個是與大陸上東亞人有關(guān),今天未能發(fā)現(xiàn)無混合狀態(tài)的人群。
??????????? 第一個到達遠大洋洲的人群與拉皮塔文化有關(guān),距今約3450-3250年和距今2700-2500年。他們依靠第一批可以長距離海上航行的船只,到達了遠大洋洲。而他們的后人在距今1000-700年前抵達了太平洋的東部和南部最偏遠的島嶼。如前文所述,Skoglund等人發(fā)現(xiàn)的古人的時期為晚期和后拉皮塔文化時期。基因檢測后發(fā)現(xiàn),4人均為女性,且單倍群為典型的“波利尼西亞人圖案(Polynesian motif)”- B4a1a1a。
??????????? 作者首先拿出了用來做比較的現(xiàn)代83個東亞與大洋洲人群數(shù)據(jù),如圖5(來自論文)
? ? ? ? ? ??
? ? ? ? ? ? 圖5. 用于比較的現(xiàn)代人群和拉皮塔古人地圖
?
??????????? 隨后做了PCA(主成分分析)來查看各人群之間的關(guān)系,如圖6(來自論文)。
? ? ? ? ? ??
? ? ? ? ? ??圖6. 將現(xiàn)代人群和拉皮塔古人一起做PCA圖
?
??????????? 可以發(fā)現(xiàn)拉皮塔古人獨自聚成一團,不同于東亞人(East Asia)和遠大洋洲人(Remote Oceania)。雖然拉皮塔古人位于遠大洋洲區(qū)域,但他們卻與臺灣的阿美族(Ami)、泰雅族(Atayal)和菲律賓的坎坎納族人(Kankanaey)相似,這些人也沒有巴布亞人祖源成分。計算出拉皮塔古人的巴布亞祖源成分不到17%,與現(xiàn)代的大洋洲人擁有至少25%完全不同。
??????????? 接下來,為了驗證古代的遠大洋洲人可能來自于現(xiàn)代人的非巴布亞人部分的祖先,作者進行了f4檢驗(?f4(Africa, Test; Australian, Polynesian)),比較Test和波利尼西亞人,誰與澳大利亞人更遠。結(jié)果表明拉皮塔古人與大洋洲人中的東亞祖源成分最為密切,如圖7(來自論文)。
? ? ? ? ? ??
? ? ? ? ? ??圖7. 古代拉皮塔人(右上角紅色圓形/正方形)是統(tǒng)計的最大值
?
??????????? 因此作者得出結(jié)論,在大洋洲人中廣泛存在的非巴布亞人祖源成分,與所分析的拉皮塔古人有關(guān)。這些祖先在幾乎沒有與巴布亞人混合的情況下,開拓了遠大洋洲的無人居住的地方,作者將他們稱之為“第一代遠大洋洲人”(First Remote Oceanians),并繪制了人群歷史模型,如圖8(來自論文)。圖中紅色線條展示了利用該論文發(fā)現(xiàn)的拉皮塔古人相關(guān)的歷史。相比東亞大陸,隨著地理位置的遠去,出現(xiàn)了傣族(Dai)、臺灣泰雅族、菲律賓坎坎納族人以及最后的拉皮塔古人。位于圖形最下面的湯加人,是兩條支線的混合(藍色虛線與紅色虛線)。
?? ? ? ? ? ??
? ? ? ? ? ??圖8. 人群歷史模型
?
??????????? 最終,作者為大家描繪了遠大洋洲人的歷史,如圖9(來自論文)。圖9b:第一撥前往近大洋洲的人群是大約40000年前,途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到達了澳大利亞和新幾內(nèi)亞。圖9c:第一撥前往遠大洋洲的人群是距今3000年,途徑臺灣、菲律賓,到達了瓦努阿圖和湯加,形成了早期的拉皮塔文化。圖9d:在新幾內(nèi)亞附近的俾斯麥群島(Bismarck archipelago),這兩撥人發(fā)生了混合。圖9e:混合后的人群包含了巴布亞人的祖源成分,隨后又將該祖源成分帶到了遠大洋洲。
? ? ? ? ? ??
? ? ? ? ? ??圖9. 人群遷移模型
???????????
??????????? 該文還有一些有趣的結(jié)論,比如現(xiàn)在的南太平洋人擁有的東亞祖源成分是更多的來自于女性祖先,而非男性祖先,猜測可能是當(dāng)時第一撥遠大洋洲人的社會結(jié)構(gòu)是男方居住在女方(入贅)。也可能是因為大量男性遷徙到遠大洋洲后與本地女性結(jié)合。其他更詳細的故事就需要你們自己參考原文啦~
?
??????????? 研究所將會推出:《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目標(biāo)南太平洋》,是《你和哪個古人相近?》的繼續(xù)。有興趣的可以參加~?
? ? ? ? ? ? 現(xiàn)已推出:《向最后無人定居的地方前進 -目標(biāo)南太平洋!S02E01》拉皮塔文化的瓦努阿圖發(fā)現(xiàn)的古人(收費1元)http://sofreetech.com/crowdsourcing/details/783
? ? ? ? ? ? 第二集預(yù)計下周推出,拉皮塔文化的湯加發(fā)現(xiàn)的古人,免費~?
?
引用來源: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B%89%E7%9A%AE%E5%A1%94%E6%96%87%E5%8C%96/3937229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pita_culture#/media/File:National_Museum_of_Ethnology,_Osaka_-_Reconstructed_Lapita_female.jpg
-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Lapita-culture/images-videos/media/1/330302/136200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0%E5%87%A0%E5%86%85%E4%BA%9A%E5%B2%9B/1518298?fromtitle=%E6%96%B0%E5%87%A0%E5%86%85%E4%BA%9A&fromid=3674310&fr=aladdin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B4%E5%B8%83%E4%BA%9A%E4%BA%BA/2112656
- https://maps.baidu.com/search/%E7%93%A6%E5%8A%AA%E9%98%BF%E5%9B%BE/@18225562.68,-1796998,6z?querytype=s&da_src=shareurl&wd=%E7%93%A6%E5%8A%AA%E9%98%BF%E5%9B%BE&c=340&src=0&pn=0&sug=0&l=13&b=(12669034,2546679;12730474,2576951)&from=webmap&biz_forward=%7B%22scaler%22:1,%22styles%22:%22pl%22%7D&device_ratio=1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3%A6%E5%8A%AA%E9%98%BF%E5%9B%BE%E5%85%B1%E5%92%8C%E5%9B%BD/863291?fromtitle=%E7%93%A6%E5%8A%AA%E9%98%BF%E5%9B%BE&fromid=423501
- http://vu.chineseembassy.org/chn/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1%A4%E5%8A%A0
-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Tonga/@-0.7197221,153.5399605,3.38z/data=!4m5!3m4!1s0x7193b644bb9fd01d:0xf36dcccac55ee2a9!8m2!3d-21.178986!4d-175.198242
-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E6%96%B0%E5%87%A0%E5%86%85%E4%BA%9A/@-10.2979987,139.0449528,3.37z/data=!4m5!3m4!1s0x684a0316a5130283:0xf0d0324058e7ea8!8m2!3d-5.0122202!4d141.3470159?
13 個回復(fù)
這篇文章就是講 古拉皮塔人 有東亞祖源成分,且來自女性祖先?
贊同來自: 為什么小姐 、tsofts
贊同來自: Yamol
贊同來自: Yamol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 X | Y | Zscore |
--------------+-------+--------
| 中國北京漢 | 古人1 | -15.236 |
| 中國南方漢 | 古人1 | -16.435 |
-------------------------------
因為您和千人基因組數(shù)據(jù)的人群(X列)在與古人(Y列) 比較時,
Z score 的值(Zscore列)小于等于 -3,
因此千人基因組數(shù)據(jù)的人群(X列)比您更加接近古人群(Y列)。
所有結(jié)果如下:
-------------------------------
| X | Y | Zscore |
--------------+-------+--------
| 中國北京漢 | 古人1 | -15.236 |
| 中國南方漢 | 古人1 | -16.435 |
-------------------------------
這一類很棒,除了你幾乎沒人跟新祖源微解讀了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fù)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