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瓦屑壩移民后代。父系 C2e1a1,母系 F1a1'4, 61.6% 北漢,15.9%南漢,18.8%韓國人,2.8%高山族群,0.9%藏緬
我父母雙方家族自元末明初自江西遷至安徽居住至今,既是歷史記載的瓦屑壩移民。明代以來的家譜清晰,家族成員主要在本市(現代)所轄地理范圍內擴散。以下是我的兩點疑問:
1.這個所謂“韓國人”血統是否稱呼不準確?考慮到韓國人的主要歷史來源,如果我們東部漢族測出有大量的這個所謂韓國人血統,那么這個模式人群的選擇是否就沒有意義了?如果用東部漢族血統這種稱呼是否更符合實際情況?我父母家族世居江淮之間數百年,均是就近通婚,到我這一代尚有將近20%左右的所謂韓國人血統,那么我們這個地區人群應當是有相當高的這種成分。我想如果無視如此大量的漢族人有這種成分,而稱呼其為所謂韓國人血統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我想貴司是否能就這個問題做一下專項的研究?
2.我有少量高山族血統,也注意到其他網友有這種成分。這是因為部分先祖和高山族同源,而在其主體遷臺時分開的?我父母家族均在江西生活過一段時間(時長不詳),是否與此有關?貴司是否有關于這個方面的科普或介紹?
1.這個所謂“韓國人”血統是否稱呼不準確?考慮到韓國人的主要歷史來源,如果我們東部漢族測出有大量的這個所謂韓國人血統,那么這個模式人群的選擇是否就沒有意義了?如果用東部漢族血統這種稱呼是否更符合實際情況?我父母家族世居江淮之間數百年,均是就近通婚,到我這一代尚有將近20%左右的所謂韓國人血統,那么我們這個地區人群應當是有相當高的這種成分。我想如果無視如此大量的漢族人有這種成分,而稱呼其為所謂韓國人血統是很多人難以接受的。我想貴司是否能就這個問題做一下專項的研究?
2.我有少量高山族血統,也注意到其他網友有這種成分。這是因為部分先祖和高山族同源,而在其主體遷臺時分開的?我父母家族均在江西生活過一段時間(時長不詳),是否與此有關?貴司是否有關于這個方面的科普或介紹?
14 個回復
贊同來自: 藍星旗 、藍 、Hamlet 、ymcgdll
贊同來自: 在寂寞中思索 、Hamlet
贊同來自: 藍星旗 、牙布Yabu
贊同來自: qiufanyuan
2. 高山族的參考人群使用的是臺灣原住民說南島語的Ami和Atayal,臺灣原住民與大陸南方侗傣人群緊密關聯,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臺灣原住民曾大規模回流入大陸,所以更可能是你與臺灣原住民和大陸侗傣的祖先人群有極少量同源成分。
參考論文:
Li, H., et al. Paternal genetic affinity between Western Austronesians and Daic populations. BMC Evol. Biol. 8, 146, (2008).
Ko, A.M.S., et al. Early Austronesians: into and out of Taiwan. Am J Hum Genet. 94, 426-436, 2014.
贊同來自: qiufanyuan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贊同來自:
要回復問題請先登錄或注冊